第44章 她将来会嫁谁?(2 / 2)

盛明兰顾廷烨 盛明兰 3407 字 2个月前

明兰叹着气,性说开了:“说实话罢,好东西人人都喜欢的,可是有多大头戴多大帽,该是我就是我的,不是我的抢也没用。这些个宝贝物件便是放到大姐姐夫家去也是够阔气的了,我如何受得起?还有……”明兰在祖母兴味的目光下说不下去了,讪讪的结尾:“总之,孙女年纪还轻,若是有造化自有好日过的,这些青铜古玩还是算了吧。”

在这古代,钱真不是万能的,如果没有相应的能力和家世护佑,有钱的商贾容易成为被官府或权贵讹诈敲打。盛维越发越财而没什么波折,就是有个当官的堂弟,宥阳的七县令换了几任都与盛家和睦相处,李家为什么死活也要儿读书做官,他们家早够钱了,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为了这几箱东西得罪了王氏和长柏,那真是得不偿失了。

盛老好笑的看着明兰:“谁说这七八口箱都给你了?”

明兰顿住了,好吧,她自多了,只好尴尬的笑了笑,盛老指着最后那两口箱道:“那才是给你,都是些我使过的玉器首饰,多大的脑袋戴多大的帽,这祖母知道,不会让你逾矩的。”接着放柔声音,“你心明眼亮,能不贪图银钱,祖母很高兴,这些物件给了你,也不枉了。那些几口箱也不是给你大哥哥的,以后祖母自有别的打算,你今日也见见世面,可是前朝的古物呢。”

明兰讨好的扭到盛老身上去,小小声道:“我哪里看的懂,祖母说与我听吧。”

老瞪了她一眼,无奈的拉着小孙女走到箱前,一样一样的说了来历名称,明兰听着听着,忽然冒出一句:“要不这两箱祖母也自己留着吧。”

老这次是真惊奇了,觑了觑了孙女;明兰犹豫了好一会儿,还是说了:“父亲母亲还有哥哥姐姐自然都是孝顺的!可祖母总得留些体己银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其实她想说的是,千万不如手中的银,何况你还不是亲的,这是常年工作于民事法庭的小书记员的肺腑之言。

老心中一动,柔声道:“好孩,你放心,祖母的棺材本厚着呢。”

府里留着仆妇里有不少是老原来的陪房,老要和他们说话,怕明兰闷,便打发她到园里去逛逛,明兰嘟着嘴:“我不爱逛园。”她想逛街。

盛老板着脸塞给她一把小算盘:“那就练练吧,连都打不下来,当心以后嫁了人,把家给败了。”明兰幽怨的瞅着祖母,权衡了一下,痛苦道:“那我还是逛园吧。”

人家上过小初中高中的奥数班好不好,基本功就是心算!

明兰毫无兴趣的绕着半片湖走了一圈,然后坐在一棵枯黄的柳树下的白石头上,双手撑着脸颊,对着湖水发起呆来:金陵的湖水清凌凌的,和山东的大不相同,映照出明兰一张皱皱的苦瓜脸,明兰忽然使起小孩气来,捡起一把石,一颗一颗的往湖里乱丢。

连嫁妆都备好了,看来祖母对自己的婚事已经心里有数了,偏不让她问,不论多疼她,不论被明兰哄的多晕,盛老始终拒绝让明兰参与讨论婚事。听说当年她的婚事就是自己拿的主意,结果……在簪花筵上偷偷看见新出炉的探花郎,听人家吟了两句诗,当场生情,违抗疼爱自己的父母,下嫁盛家,新婚几年后爱淡情驰,夫妻反目。

听起来很像话本故事,诚然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是有根据的,可她可是理智的法律工作者呀,她不会一见钟情然后发傻乱嫁人的!明兰很伤感的继续丢小石,她真的很想知道她将来的阿娜答是谁欸。

“明兰妹妹。”一个清朗的少年声音响起。

明兰呆呆的抬头,胡乱张望一圈,才看见湖边朗然站立一个俊朗少年,他正朝这边走来,看明兰木愣愣的样,贺弘边走边笑道:“妹妹不认识我了么?”

明兰璨然而笑,站起来俏皮的福了福:“弘哥哥,小妹这厢有礼了!”

贺弘走到明兰步处站住,拱手而鞠:“今日祖母携我贸然造访,失礼失礼。”

明兰瞧见贺弘身上的素衣孝巾,便敛容道:“你外曾祖父出殡,我和祖母本想去的,可是……”贺弘连忙摆手,温和的笑道:“你们原就是来吃喜酒的,又住在伯父家里,红白事相冲总是不好,你们不来是对的。”

明兰低声道:“贺老定然很是伤怀。”

贺弘走过来,瞧着明兰,和气道:“祖母豁达,常言人皆有生死,此乃天道;外曾祖父已是高寿,睡梦中过世,也算是喜丧了。死有何惧?”

明兰怔了一下,点头道:“贺老说的有道理,我也不怕死,我只怕活的不痛快。”

贺弘听了一动,笑道:“我也不怕死,只怕活不长而已。”

明兰终于笑了出来,贺弘见她笑了,才问道:“适才妹妹做什么愁眉苦脸的?你堂兄婚宴上红包拿少了么?”

明兰摇头,苦着脸道:“我不会打算盘,祖母说我会败家。”她当然不能说自己在担心盲婚哑嫁,只好随口诌一句。

贺弘失笑:“这有什么,我小时候拿上配的人参膏去喂金鱼,费掉了不知多少,金鱼也翻了白眼,父亲追着后头训我是败家的。”想起亡父,弘脸上一黯。

明兰大摇其头:“伯父训错了,这哪是败家,这是庸医!我们的错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请不要把我拉下水。”

贺弘扑哧一声,不禁莞尔,指着明兰连连摇头,少年温柔从容,笑的和煦爽朗,湖光山色,秋风吹动一抹淡淡草叶香气,明兰忽觉心境开阔。

※※※

※※※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族谱,我找了几份古代族谱看看,有这么种情况。

一种是,族谱上根本不记女儿,儿媳倒是有的。

一种是,女儿也记,但只记嫡女。

最后一种是,嫡女庶女都记录。

关于嫡出,也有种记录方式。

一种是,不论嫡出庶出都写到正房名下。

一种是,清楚的注明嫡庶,正房名下算嫡出,另外母亲空白栏下写的算庶出。

还有一种是,连妾室的姓名也注明的,某某仔(妾x氏)。

……

这些凌乱的记录方式,分别代表了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的继承习惯。

庶记到嫡母名下的比较少,因为担心发生继承混乱,嫡母不肯削弱自己儿的权利,母家亲戚也是不肯的,而女儿记入嫡母名下比较多,因为可以高嫁,替家族拉关系。

总的来说,越是大家族,地位显赫,庶女的日就越好过,如果是庄户人家,温饱水平,或者商贾人家,比较不讲礼数,那庶女就很难过了,被黑心嫡母卖掉也不是没有。

……

说个八卦,我翻查了好久才知道原来林徽因是庶出的,她爹林老头的原配无出,先后纳了两个妾,一个生了林徽因,另一个有儿有女。

但是这些孩统统算在那正房名下,当然也是因为林徽因很出色,老爹特别疼爱,林梁两家也算开明,所以她后来配了梁启超嫡(不知是不是长)。

当然也因为当时是民国了,新化运动兴起。

吾友八戒曾说过,对比陆小曼和林徽因在婚恋过程中的种种选择和行为,不得不说林徽因比陆小曼理智些(先不论人小什么的),尤其是徐志摩死后陆小曼的选择,真是令人嗟叹。

林徽因到底幸福与否,只有她自己知道,但从外人的眼光看来,她的人生还是成功的,无论爱情婚姻事业,她都经营的小心翼翼(我才知道我国国徽是她主要参与设计的)。

现在想来,是不是跟她是庶女有关系呢?

...

全网免费的在线小说阅读网(斗破小说网https://www.ece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