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公孙大娘(中)(2 / 2)

此时天色已晚,街道上空无一人。李十二娘背着颖娘快速穿越着洛阳城的街道,朝着张家奔去。

街角的灯火在夜色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在为她们照亮前方的道路。风在耳边呼啸而过,她们的身影在夜幕中迅速消失。

当她们赶到张家时,只见大门紧闭。李十二娘用力敲打着大门,声音在夜空中回荡。不一会儿,门开了个小缝,小凤从门后探出头来。

“快让开!”李十二娘喝道,“我们要进去!”

小凤看到李十二娘背上的颖娘,顿时泪流满面,“小姐回来了!”她大声喊道。

门被迅速打开,李十二娘和颖娘进了张家。家丁们围了上来,关切地询问着颖娘的情况。张旭也从内室走出,一脸的疲惫和担忧瞬间化为惊喜,“颖娘!”他大声喊道,“你可回来了!”

张旭紧紧地拥抱着失而复得的女儿颖娘,泪水在他的眼角打转。他的声音微颤,带着深深的哽咽,“爹爹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颖娘在他怀中哭泣,那是劫后余生的眼泪,也是重获亲情的哭泣。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只剩下这对父女紧紧相拥的身影。

与此同时,李十二娘在一旁默默地站着,脸上流露出深深的担忧。她看着张旭和颖娘,心中五味杂陈。虽然她成功救回了颖娘,但张旭的忧虑并未因此而消解。她知道,他们与赖家的恩怨并未就此结束。

公孙大娘看着眼前的情景,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保护欲。她走向前,轻轻地拍着张旭的背,试图给他一些安慰,“先生,请放宽心。有我和李十二娘在,一定不会让你和你的家人受到伤害。”

张旭抬起头,眼中满是忧虑和无奈。他轻轻摇头,“赖家势大,你们两人恐怕难以抵挡。” 他的声音带着沉重,显然对未来的局势感到不安。

公孙大娘坚定地看着他,“我自有办法。” 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决然。然后,她转身走向一旁的马厩,选了一匹最快的马。她翻身上马,紧握缰绳,准备连夜离开洛阳。

“大娘,你要去哪里?” 李十二娘急忙问道。

公孙大娘看着她,嘴角微扬,“我去搬救兵。你们在此等我消息。” 马蹄声响起,她疾驰而去,只留下一路烟尘。

李十二娘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既是忧虑又带着一丝希望。她深知公孙大娘的智谋和勇气,相信只要有她在,事情总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张旭看着女儿和李十二娘,心中的忧虑稍微减轻了一些。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将会更加艰难,但他也明白,为了颖娘和家人的安全,他必须勇敢地面对。

夜幕降临,洛阳城仿佛被一层神秘的雾气笼罩。然而在张旭的家中,却是一片安静与祥和。公孙大娘尚未归来,但她的信心与勇气似乎感染了每一个人。李十二娘守在颖娘的床边,轻声细语地安慰着她。

次日清晨,天色微微泛白,赖仁带着数百名家丁包围了张家。他们手持兵器,面带凶狠,如同一群饥饿的狼,试图强行闯入张家。

张旭站在门前,看着这阵仗,心中虽然惊慌,但仍然保持镇定。他指着门上悬挂的御匾,大声说道:“有御匾在此,我看你们谁敢乱动!”

御匾是唐玄宗亲自赠送的,代表着皇家的威严和庇护。张旭的话一出,那些家丁们顿时停下了脚步,面面相觑。他们虽然凶狠,但也明白触犯皇家的严重后果。

赖仁一看这情景,心生一计,他大声喝道:“你们谁不上,少爷就拿谁是问!”

家丁们被他的话语一激,纷纷向前冲去。他们的脚步声杂乱无章,像是一阵风暴刮过地面。

张旭站在门后,心知这可能是他陷入的无底的深渊。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他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只能任由命运的大手将他推向未知的远方。

家丁们一拥而上,粗糙的大手紧紧地捆绑住他。他们的动作野蛮而残忍,就像一群疯狂的野兽,不顾一切地掠夺他们的猎物。张旭被强行拖出门外,离开了熟悉的家园。

这时,一道纤细的身影冲了出来。那是张旭的女儿颖娘。她看到父亲被带走的一幕,心如刀绞。泪水在她的眼眶中打转,然后无声地滑落在苍白的脸颊上。

颖娘哭泣着向她的挚友道子求救:“道子,快救救我爹爹!我要想办法把他救出来!”

丫环小凤也在一旁安慰她:“小姐,别怕,我们一定想办法去救张老爷。”

道子看着颖娘,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颖娘,你要坚强。我会帮助你,我们一起想办法营救张老爷。”

就在此时,李十二娘站了出来。她是个刚烈的姑娘,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对颖娘说:“小姐,不必担忧。我这就去赖府自首,一定会帮你把老爷救回来。”

说完,李十二娘转身离去,踏上了充满未知的路程。她的心中虽然有些害怕,但她知道自己必须勇敢地去面对这一切。

李十二娘,一位英勇无畏的女子,为了救回挚友张旭,只身踏入了充满阴霾的赖府。赖府的大门仿佛是通往幽暗地府的通道,沉重而庞大,门檐上镶嵌着金碧辉煌的铜钉,给人一种庄严而又神秘的感觉。两尊石狮子蹲坐在大门两侧,仿佛是守护这座府邸的卫士,它们的目光深邃而威严,无声地注视着每一个进出的人。

李十二娘站在门前,心中虽有忐忑,但更多的是坚定和无畏。她深吸一口气,手轻轻搭上门环,叩响了赖府的大门。随着沉闷的声响回荡在空气中,她感到了微弱而坚定的回应。

片刻之后,大门缓缓打开,赖仁的身影出现在门后。他高大魁梧,面容阴沉,眼中闪烁着狡猾和残忍的光芒。他看着李十二娘,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李十二娘,你还敢一个人来。”

李十二娘毫无惧色,她直视着赖仁的眼睛,声音坚定而有力:“颖娘是我救的,你们的人也是我打的,要杀要剐冲我来,你们放了张旭。”

赖仁听后,放声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嘲讽和恶意:“有胆识,我赖某实在佩服。”他话锋一转,语气突然变得冷酷,“但你要知道,这个世界可不止你一个人有胆识。”

赖仁领着李十二娘穿过大厅,走进了一间密室。密室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赖仁坐了下来,示意李十二娘也坐下。他们之间的气氛紧绷而肃杀,仿佛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冲突和争斗。

“张旭我可以放,但是你武艺高强,还必须得受点委屈。”赖仁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残忍的愉悦。

李十二娘毫不犹豫地点头:“你先放了张旭,我任你处置。”

赖仁听后沉默了一会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冷笑一声:“姑娘,果然是英雄豪杰。”随后便命令手下将李十二娘绑在一个柱子上。

看着李十二娘被绑在柱子上的身影,赖仁眼中闪过一丝杀意。但他很快恢复了平静:“好,我放了他。等我把颖娘娶到手,就放了你。先委屈姑娘一下。”话语中充满了阴险和狡诈。

当天夜里,张旭被家丁们放回了家。他步履蹒跚地走进家门,整个人看上去疲惫不堪。颖娘立刻迎了上去,只见张旭面容憔悴,双目无神。

“爹爹!”颖娘喊了一声,泪水涌出了眼眶。颖娘也是泪流满面,她紧紧抱住张旭:“你受苦了。”张旭轻轻拍了拍颖娘的背:“我没事。”他叹了口气,“只是以后这个家恐怕不得安宁了。”道子和颖娘对视一眼,心中都明白张旭说的是什么意思。

那一晚,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屋内没有点灯,只有月光从窗户斜斜地照进来。桌上摆着一盘馒头和几碟小菜。这些都是张旭被抓后,家中仅存的食物了。他们的眼神都聚焦在馒头和小菜上,心中却各自揣摩着未来的命运和变数。那满满一桌的菜,无人动筷,就像被时间凝固了一样。颖娘低泣的声音,像一把尖锐的刀,插入了每一个人的心里。

“当初就不应该去那个地方。”颖娘的声音在颤抖,她的眼神空洞,仿佛陷入了无尽的深渊,“现如今,我们该如何是好?”

张旭握着颖娘的手,像是想传递一些力量,却又似乎在借此安慰自己。“这都是命啊。”他的声音沙哑,带着一种无法言喻的苦涩,“只是苦了你和孩子。”

他们的对话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刺向了无边的黑暗,另一方面又像在挖掘深埋的希望。

颖娘看着父母这样,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因自己而起,她想说什么,却最终没有开口。她闭上眼睛,心中像被撕裂一样的痛。屋内沉寂了许久,只能听到颖娘低泣的声音,像一阵阵哀号的风,吹过每个人的心田。

张旭默默地坐在一旁,仿佛在思考着什么。他的眼神深邃,像一片深不见底的湖,映照着这个家的苦与痛。这一夜,他们注定无眠。

第二天清晨,张旭家的门前热闹非凡。两顶花轿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一帮吹鼓手奏出欢快的喜庆乐曲,声音在空气中回荡,给人一种喜气洋洋的感觉。

张旭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疑惑和好奇。这时,一个白须老汉走了进来,他的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不容分说地拿起一块红布,轻轻地盖在颖娘的头上。颖娘的双眼顿时变得模糊起来,只感觉到有人拉着她的手,向外走去。

张旭急忙跟在后面,心中不禁有些忐忑不安。他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也不知道这一去何时才能回来。这时,老汉又把张旭拉到一顶轿内,轿子飞快地被抬走了。

在一片荒郊野外,轿子突然停了下来。张旭心中不禁有些紧张,他与轿子里的老头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那浓密的胡子和帽子却让他印象深刻。老头慢慢地摘下帽子,轻轻地拽着胡子,最后,真面目终于展露出来。

“公孙大娘!”张旭惊喜地喊道。

公孙大娘微微一笑,看着张旭说:“张旭,别来无恙。看来你已经猜到我的身份了。”

张旭点了点头,他心中有太多的疑问,但知道此时不是询问的时候。

公孙大娘解释道:“我离开洛阳,来到登封嵩山,是为了寻找一些结识的武林好友。我们这些人,虽然来自各地,但都是疾恶如仇、见义勇为的热血男儿。”

她眼神坚定,语气中充满了决心和信念。

“在探明了洛阳的情况后,我们决定实施这个送亲除害的计划。张旭听到这里,心中不禁对公孙大娘充满了敬意。他没想到,这个平日里温文尔雅的女子,竟有如此胆识和智谋。

公孙大娘继续说道:“此地不宜久留。我派人护送你们父女到长安暂避风头。张旭,保护好自己和你的女儿,我们将来还有再见之日。”

张旭感慨万千,与公孙大娘道别后,带着女儿踏上前往长安的路途。他们千恩万谢,泪流满面地告别了这个曾经给他们带来希望的女子。

清晨的阳光,温暖地洒落在那静谧的小镇上。那曾经安宁而和谐的赖府,今天却是喜气洋洋,张灯结彩。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人们都在为这场盛大的婚礼而忙碌着。

在赖府的后花园中,一帮轿夫和吹鼓手正在等待新娘的到来。他们身着鲜艳的衣裳,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然而,他们并非寻常的轿夫和乐手,而是武林侠士假扮的。他们在这特殊的时刻,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此刻,公孙大娘已经换上了颖娘的衣裳,那是一件华美的红色嫁衣,绣着精致的凤凰图案。她轻轻地将红盖头戴在头上,遮住了面容。然后,她坐上了花轿,那花轿是如此精致,仿佛一座小小的宫殿。

花轿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地向赖府走去。赖府的大门敞开,红灯高照,鼓乐齐鸣。喜气洋洋的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似乎连空气都充满了甜蜜的味道。

赖仁今天终于迎来了他的婚礼。他身着红色的新郎服,胸前佩戴着一朵娇艳的花,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他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罪恶的历史,只沉醉在这美好的时刻中。

随着花轿的到来,赖仁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向了新娘。他们在所有人的见证下,拜完了天地。然后,他们走进了洞房,那是赖仁专门为新娘布置的新房。房间内弥漫着淡淡的花香,窗前摆放着一对红烛,照亮了房间每一个角落。

一切看似顺利,然而危机四伏。在外面的后花园中,李十二娘被绑在了一棵老柳树上。她的脸上满是惊恐和无助,眼中充满了绝望。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希望。她坚信,那些侠士们一定会来救她。

此时此刻,那些假扮的轿夫和吹鼓手们正在后花园中饮宴。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他们知道自己的任务,也知道这场婚礼背后的阴谋。

宴会进行得热闹而愉快,但突然间,一切都变得紧张而紧张。一群身着黑衣的人从天而降,他们是武林中的高手,也是这场婚礼的破坏者。他们迅速制服了赖府的家丁和宾客们,场面一度混乱不堪。

然而,这并不是他们的目标。他们的目标是救出被绑架的李十二娘。他们冲向了后花园,杀死了那些看守的家丁。他们用锋利的刀剑割断了绑住李十二娘的绳索,把她从老柳树上解救了下来。李十二娘感激涕零,她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被这些侠士们改变了。

此时此刻,赖仁正沉浸在新婚的喜悦中。他急切地走向了洞房的新娘,迫不及待地揭去了新娘的盖头。然而,他并没有看到新娘的真实面容,而是看到了一双冷冽而坚定的眼神。那是公孙大娘的眼神,她不是颖娘,她是来执行正义的侠士。

公孙大娘没有给赖仁任何机会,她一刀送他见了阎王。赖仁的脸上还挂着得意的笑容,但他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公孙大娘飞身而去,消失在了夜色中。

整个赖府陷入了混乱之中。家丁们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宾客们尖叫着寻找出路。那些假扮的轿夫和吹鼓手们趁机从后门冲了出去,消失在了黑暗中。李十二娘被他们安全地带离了赖府,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她感慨万分地回顾着自己的遭遇和那些侠士们的援手相助

全网免费的在线小说阅读网(斗破小说网https://www.ece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