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颜令宾(上)(2 / 2)

孟香独自坐在房间里,她默默地注视着窗外的夜空。她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悔恨,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的母亲和妻子。她无法原谅自己的无能和软弱,她觉得自己应该为女儿的未来负责,但却无法做到。

孟香感到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她觉得自己无法再继续生活下去了。她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此来解脱自己的痛苦和苦难。她找来一根绳子,挂在梁上,上吊自尽啦。颜令宾得知后,痛苦万分。但命运如此,她又能做什么呢。

颜令宾被卖入青楼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虽然年纪尚幼,但天赋异禀,腰肢纤细、秀目粉靥、身材高挑,又有过人的才华与智慧。青楼老鸨见了她后大为欢喜,决定重点培养她。于是,颜令宾开始了她的青楼生涯。

在青楼里,颜令宾逐渐崭露头角。她不仅容貌出众,还精通琴棋书画,善于诗词歌赋。她的才华与智慧让她在众多女子中脱颖而出,很快就受到了达官贵人、名人雅士的追捧。

盛世唐朝的青楼女子一般可分成三等:上等以接待达官贵人、名人雅士为主;中等以接待富商巨贾、中小官吏为主;下等则是只要给票子就可与之交欢。而在上等里面还有一个特殊的存在,称为“都知”,这些女子基本都是只卖艺不卖身,是青楼中的佼佼者。

颜令宾十五岁便成为了这样的“都知”。她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她的肤若凝脂,秀目粉靥,腰肢纤细,身材高挑,成为了长安城中最耀眼的存在。而她的才华与智慧更是让她在众多“都知”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女神。

然而,尽管颜令宾在青楼中风光无限,但她的内心却是孤独而寂寞的。她渴望真正的爱情与自由,但却被命运束缚在这青楼之中。每当夜幕降临,她站在窗前,望着星空发呆,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与渴望。

在长安城的平康里巷中,颜令宾的名字如同璀璨的明星,闪耀在青楼的夜空中。她的美貌令人惊叹,如同一朵盛开的牡丹,娇艳欲滴。琴棋书画样样拿手,每一次的抚琴弄筝,每一次的泼墨挥毫,都能引来一片赞叹之声。她的才识更是令人钦佩,无论是对诗词歌赋的独到见解,还是对时政要闻的敏锐洞察,都让人为之折服。

鸨母,青楼的老板娘,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女人。她一眼就看中了颜令宾的潜力,将她视为青楼的金字招牌。每当有重要的客人来访,鸨母总是会亲自出面,带着颜令宾一同迎接。她深知颜令宾的魅力所在,也清楚客人的需求,总是能在最恰当的时机将颜令宾介绍给客人。

这一日,长安城中的一位富商前来青楼拜访。他早已听闻颜令宾的大名,此次前来便是为了一睹芳容。鸨母见状,心中暗喜,知道这次又能大赚一笔。她亲自将颜令宾带到富商面前,微笑着介绍道:“这位便是我们青楼的颜令宾姑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定能让公子满意。”

富商眼中闪过一丝惊艳,他上下打量着颜令宾,心中暗自赞叹。颜令宾也不失时机地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她轻启朱唇,悠扬的歌声便飘了出来。她的声音如同天籁之音,让人陶醉其中。富商听得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随着交谈的深入,富商发现颜令宾不仅美貌动人,更有着不凡的才识和灵慧。他对颜令宾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开始与她探讨起诗词歌赋来。颜令宾应对自如,她的谈吐风雅多趣,总是能恰到好处地回应富商的问题。富商越聊越投机,心中的欣赏之情也越发浓烈。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已是夜深人静。富商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青楼,心中却早已将颜令宾视为知己。他知道自己这次没有白来,不仅欣赏到了颜令宾的美貌和才华,更与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而颜令宾也深感欣慰,她知道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得到了认可,也为青楼带来了更多的名声和财富。

从此以后,颜令宾在青楼中的名声越发响亮。她的美貌和才华成为了青楼的招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人前来拜访。而鸨母也对她越发器重,将她视为自己的得力助手。颜令宾在青楼中的日子也越发滋润起来,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赢得了尊重和自由。

然而,颜令宾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她知道青楼虽然繁华,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她渴望能够有朝一日脱离青楼的生活,追求更加自由和美好的生活。于是,她开始在心中默默规划着自己的未来。

在康里巷深处的青楼里,颜令宾的传说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据传说,每当有人撩开那珠帘,床榻上的颜令宾露出那婀娜的身姿,那一刻的惊艳,便需要付出一百两银子的代价。折合现在的四万元,虽然价格不菲,但总有许多人心甘情愿为之付出。因为在他们心中,颜令宾的美貌、才华与风情,早已超越了金钱的衡量。

然而,颜令宾对待客人的态度却并非像那些庸脂俗粉一般,她有着自己独特的标准。她对于那些趾高气扬的大官们并不感冒,反而对那些温文尔雅、才情横溢的文人雅士青睐有加。每当有文人墨客踏入青楼,颜令宾总是热情地迎上前去,亲自为他们斟茶倒水,与他们品茗论诗,畅谈天下大事。

有一次,一位来自江南的才子慕名而来。他手持一把折扇,身着青衫,儒雅之风溢于言表。颜令宾一见到他,便知他是个不凡之人。她热情地邀请才子入座,亲自为他泡上一壶龙井茶。茶香四溢之间,两人开始了愉快的交谈。

才子感慨道:“听闻颜姑娘才貌双全,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知姑娘平日里喜欢读些什么书?”

颜令宾微笑道:“小女子虽不才,但也爱读诗书。尤其喜欢读些诗词,每每读到佳句妙笔,总是心生向往。”

才子闻言,顿时来了兴趣:“哦?不知姑娘最喜欢哪位诗人的作品?”

颜令宾思索片刻,回答道:“我最爱杜甫的诗,他的诗作深沉而又真挚,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人生哲理。每当我读到他的诗作,总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共鸣。”

才子听后,不禁对颜令宾的见解表示赞赏:“姑娘所言极是,杜甫的诗作确实堪称诗史。他的诗不仅富有情感,更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姑娘能有如此见解,真是难得。”

两人就这样在茶香与诗韵中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颜令宾的才华与风情让才子为之倾倒,而才子的儒雅与才情也让颜令宾心生敬佩。她知道,自己又遇到了一个知音。

在青楼的日子里,颜令宾的宝箱里总是堆满了小伙伴们赠送的诗笺和字画。这些东西在她眼中是无价的财富,远比那些金银珠宝更加珍贵。她珍视着每一份情谊,也用心呵护着与每一位朋友的友谊。

除了文人墨客外,颜令宾的朋友圈还囊括了商贾巨富和名媛淑女。她善于吸引各种不同类型的人,与他们建立起深厚的友谊。然而,她却从不偏心于任何一个朋友,更不对谁以心相许。她始终保持着一种高雅而独立的姿态,让人们对她充满了敬畏和好奇。

有一次,一位富商为了博得颜令宾的欢心,特意送来了一箱珠宝。然而,颜令宾却婉言谢绝了:“多谢公子厚爱,但这些珠宝对我而言并无用处。公子若真有心意,不妨送我一幅好画或是一册好书。”富商听后,不禁对颜令宾的品格更加钦佩。

颜令宾的故事在长安城中传为佳话,她的美貌、才华与风情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然而,颜令宾自己却从未因此而骄傲自满,她始终保持着一颗谦逊的心,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她知道,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与朋友们交流、更好地享受生活。

在唐德宗乾符年间的朝野,如同棋盘上的纷乱棋局,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朝廷的权力如同散沙,而一般的朝廷官员则如同失去了方向的风筝,在权力的旋涡中飘荡,无力自拔。他们失去了曾经的权势和地位,生活的重心也渐渐地偏移,转向了那些声色犬马的场所。

平康里巷,这个青楼歌馆云集的所在,成为了他们寄托空虚、排遣悒郁的避风港。每隔几天,这些官员们就会聚集在这里,举行所谓的“文酒之会”。他们以各种各样的名目为名,共同出资,以寻求一丝丝的刺激和欢乐。在这里,他们沉醉于声乐、美色、诗文与美酒之中,试图填补内心的空虚,驱散胸中的郁闷。

这些文酒之会,并不仅仅限于散闲官员,文人雅士也常受邀参与其中。在他们的簇拥下,场面热闹非凡,丝竹管弦之声此起彼伏,轻歌妙舞让人目不暇接。而在场的中央,总有一位才貌出众、见多识广、能言善道的名妓担任着宴会节目的主持人,她被称为“都知”。

“都知”的人选,无疑是文酒之会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她不仅要有出众的容貌和举止,更要有善于调排周旋的才情。她需要营造出整个场子的气氛,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感受到欢乐和满足。而她的个人素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必须能说会唱,善诗知文,博古通今,才能满足在场众人的需求。

颜令宾就是这样一位名动京城的“都知”。她的娇客好友如云,才子佳人络绎不绝。然而,她却从不特别偏心于任何一个,更不对谁以心相许。人们纷纷猜测,是不是因为见惯了红男绿女的她,已经心无春波,或者是她柔弱的身体不堪承受肉体的纵欲。

在一个看似金碧辉煌的世界背后,颜令宾的心墙高筑,她的世界并非外界所见的那般灯红酒绿,而是充满坚持与原则。这座青楼只是她的舞台,她的内心却比任何一处都更加清醒和独立。她知道,身为烟花女子,她的每一个微笑、每一次点头,都带有一定的责任和意味,但她也明白,她不能被这些束缚,她需要有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那日的文酒之会,如常繁华喧嚣。颜令宾着一袭流云般的华服,面庞上的妆容仿佛出自天工,既有女儿家的细腻,又不失江湖女子的英气。她坐在场中央,犹如一朵盛开的牡丹,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她的声音,宛如琴弦上的清泉,流转自如,既有犀利的机智,又不失幽默的巧思,使在场之人皆陶醉其中。

然而,正当欢宴达到高潮之际,一个异样的音符闯入了这场和谐的乐章。李谦,这位年轻的文人,带着他的新作,如一颗流星划破夜空,闯入了这个宴会。他眼中闪烁着对诗歌的热爱,脸上写满了对世界的热情。他的出现,立刻引起了一场小小的骚动。

颜令宾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欣赏。她微笑着,如同春风拂过湖面,示意他上前。那一刻,李谦的心跳如鼓,但他的眼神却坚定如石。他知道,这是他的舞台,他要用自己的诗篇,讲述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

他站在场中央,仿佛一座孤独的山峰,他的声音如同山间的溪流,清亮而激昂。他的诗篇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揭示了他内心的世界。他的每一句词,每一个音节,都仿佛在空气中跳跃,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他的热情与才华。

随着他的朗诵,整个宴会仿佛静止了,只剩下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人们被他的诗篇所吸引,仿佛被他带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颜令宾看着他,心中充满了欣赏和赞许。她看到了他的才华,也看到了他的坚定和勇气。

当李谦朗诵完毕,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他的诗篇,他的才华,他的勇气,都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尊重。颜令宾看着他,心中明白,这个年轻人,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用他的诗篇,书写属于他的辉煌。李谦的心跳如雷鸣般疾驰,他的内心仿佛被点燃的烟花,绚烂而热烈。他瞥了一眼四周,看到那些曾经怀疑、嘲笑他的人此刻都露出了敬佩和欣赏的表情,他们的目光犹如明亮的星辰,照亮了他心中的道路。

他的诗作《春水初生》就像一把锐利的剑,划破了寂静的夜空,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的每一句词,每一个字,都如同璀璨的宝石,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人们被他诗中的深情所打动,仿佛看到了他心中那汪纯净而深情的湖水。

颜令宾也站起来,向李谦致以热烈的祝贺。她走到李谦身边,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她的眼眸中闪烁着欣赏和敬佩的光芒。她微笑着说道:“李公子,你的诗作让我看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你的才华和勇气让我深受启发。我相信,你的未来一定会像你的诗一样,充满了无尽的魅力和光芒。”

李谦的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喜悦,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向颜令宾表示感谢。他知道,这份认可和鼓励对他来说是无价之宝,它会成为他前行的动力,让他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

然而,尽管颜令宾对李谦有着深深的好感,但她并非一般的青楼女子,她不会盲目地陷入爱情。她欣赏李谦的才华,但并不意味着她会轻易地将自己的芳心交给他。她知道,真正的爱情需要时间的磨砺和考验,而不是一时的冲动和激情。所以,尽管李谦的表现已经足够出色,但他仍然没有获得颜令宾的芳心。

记得收藏(斗破小说网https://www.ece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