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杨玉香(下)(2 / 2)

邵长峰是一个很忙的人,他每日都忙于军务,很少有时间与卲三和杨玉香相聚。但是,他并没有忘记她们,分别给卲三的瑶华馆和杨玉香的琼华馆派去了一个几十个精干的心腹,保护二人的安全。

这些心腹都是邵长峰精心挑选的,他们忠诚可靠,有着出色的武艺。卲三和杨玉香看到这些人的时候,心中充满了感激。他们知道,邵长峰虽然很忙,但他一直在关心着他们的安全。

在瑶华馆和琼华馆里,卲三和杨玉香找到了内心的宁静。这两处地方,成为他们避开外界纷扰的庇护所。在琼华馆中,杨玉香不再担忧生活的压力,每日都在期待父亲的归来,以及思念着那个消失在人海中的林景清。林景清的身影,总是在她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在她的脑海里,那个温和的笑容,那些曾说过的话,都如昨日之事般清晰。

某日,邵长峰将军带着女儿卲三来访。琼华馆的侍卫看到这位威震一方的将军,立刻恭敬地行礼。邵长峰挥挥手,表示不必多礼,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看望杨玉香。侍卫立刻进去通报,不一会儿,杨玉香迎了出来,看到邵长峰,她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邵伯伯,今天怎么有空来看望我?”杨玉香微笑着问道。

邵长峰看着她,温和地笑道:“阿玉,我刚好经过这里,所以来看看你。”

听到这话,杨玉香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引着邵长峰和卲三进入馆内,并让人准备了茶水和点心。在品尝美食的同时,邵长峰关心地询问了杨玉香的生活状况。杨玉香努力掩藏起心中的悲伤,回答道:“我挺好的,谢谢邵伯伯的关心。”

然而,邵长峰的目光锐利如鹰,他看出了杨玉香心中的苦涩。他转向卲三,后者会意,便将杨玉香与林景清的故事娓娓道来。讲述中,杨玉香的脸颊泛起了羞涩的红晕,她低下头,不敢直视邵长峰。

当邵长峰听到林景清的名字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异常凝重。“香儿,你思念的这个林景清,可是闽县籍人士?”他沉声问道。

杨玉香被邵长峰的反应吓了一跳,“邵伯伯,你认识他吗?你真的认识他吗?”她的声音带着急切。

邵长峰深深地看了杨玉香一眼,然后点了点头,“是的,我在西北边境驻守时,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杨玉香,听到邵长峰提及林景清,心湖瞬间翻涌起惊涛骇浪。“邵伯伯,你真的见过景清?他后来怎么了?”她的声音中充满急切,似乎渴望填补多年来对爱人的思念。

邵长峰看着杨玉香,他深知这个女孩多年来承受的痛苦。他温和地笑了笑,开口叙述着:“玉儿,景清是个英勇的年轻人,他曾为我军传递过重要的军情。但在一次运送军需物资的途中,他遭到了敌人的埋伏。幸运的是,你的父亲杨中道偶然路过,救下了景清。景清感激涕零,认你的父亲为义父。”

杨玉香听得如痴如醉,那些年她对父亲的思念、对景清的忧虑都在邵长峰的话语中找到了答案。她的双眼泛起晶莹的光芒,泪珠滑落,是喜悦也是感慨。邵长峰静静地观察着杨玉香,内心满是怜爱与欣慰。他柔声安慰道:“玉儿,别伤心,你的父亲和景清都很好。我会立刻派人前往西北边境的军营,将他们带回与你团聚。你和景清也该有个完美的结局了。”

杨玉香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期待的火花。她深知,多年的等待即将画上句号。她紧握双拳,努力抑制激动的情绪,轻轻地说:“邵伯伯,谢谢你。你让我重拾了家庭的温暖和爱情的甜蜜。”

邵长峰看着杨玉香,心中满是感慨。他清楚这个女孩曾经历的苦难和坚持,也为她的坚强感到骄傲。他点点头,认真地说:“玉儿,你是个勇敢的孩子,你的父亲会为你骄傲的。”

杨玉香微笑回应:“邵伯伯,真的谢谢你。没有你的帮助,或许我们无法再相见。”

邵长峰轻轻地摇摇头:“玉儿,你不需要感谢我。我只是做了我觉得应该做的事。记住,有情人终成眷属。”

杨玉香再次点头,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邵伯伯,我记住了。”邵长峰目不转睛地凝视着杨玉香那坚定的眼神,内心涌动着无法言喻的希望与信念。他深知,杨玉香已经找到了属于她的幸福与满足,就如同明亮的阳光普照着大地,温暖而充满生机。

杨玉香曾经一度陷入生活的困境,面临着无尽的痛苦与挑战。然而,邵长峰见证了她的坚韧与不屈,看到了她如何在艰难中寻找到自己的力量。他曾与她并肩走过那条充满荆棘的道路,共同度过无数个漫长的日夜。

当杨玉香决定追寻自己的梦想,邵长峰给予了她无尽的支持与鼓励。他相信,杨玉香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目标,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快乐。最终,杨玉香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走出了困境,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邵长峰静静地凝视着杨玉香,她的眼神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宛如晨曦中的一缕阳光,温暖而明亮。他的心中充满了欣慰,因为他知道,杨玉香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在那一瞬间,邵长峰仿佛看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她的翅膀轻轻地扇动着,如同杨玉香那颗渴望幸福的心,在微风中舞动。她的美丽和坚韧让他为之动容,他知道,她一定会在这个世界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与此同时,杨中道和林景清接到了邵长峰派去的人的口信。这个消息让他们激动万分,他们的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他们立刻开始安排返回金陵的行程,迫不及待地想要与邵长峰和杨玉香团聚。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林景清和杨中道回金陵的路上,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变得乌云密布,雷声隆隆。林景清心觉不妙,嘱咐道:“义父,这段路不太平,我们要小心一些。”杨中道也是江湖经验丰富之人,听了此话,也感觉到了潜在的危险,他紧了紧手中的剑,说道:“是啊,看这天气,怕是有大雨要来了。我们得找个地方避一避。”

林景清抬头看了看前方,只见不远处有一片树林,便道:“前面有一片树林,我们去那里避雨吧。”杨中道点点头,两人便加快了脚步。

然而,当他们刚刚踏入树林时,突然从树林深处窜出十几个蒙面劫匪,将他们团团围住。林景清和杨中道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诧和警惕。

为首的一名劫匪手持大刀,嚣张地喝道:“两个小子,把身上的钱财都交出来,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林景清不动声色,低声道:“义父,准备迎敌。”杨中道点点头,拔出手中长剑,摆出了战斗的架势。

林景清则没有拔剑,他微微一笑,对着那名劫匪首领说道:“这位大哥,我们只是过路的旅客,身上并没有什么钱财。还请大哥高抬贵手。”

那首领显然不吃这一套,大刀一挥,喝道:“少废话!不交钱就拿命来!”与此同时,其他的劫匪也纷纷拔出兵器,向两人攻来。

林景清见状,不再拖延,他身形一动,闪过一名劫匪的攻击,然后一拳将其击飞。杨中道也是勇猛无比,手中长剑如灵蛇出洞,瞬间刺倒了两名劫匪。

然而,双拳难敌四手。虽然林景清和杨中道都是武艺高强之人,但在人数众多的劫匪围攻之下,他们渐渐陷入了下风。特别是林景清,为了保护杨中道撤退,不幸中了一箭,倒在了地上。

杨中道见状大惊失色,他顾不得其他劫匪的攻击,连忙冲到林景清身边,扶起他焦急地问道:“景清,你怎么样了?”林景清脸色苍白,他强忍着剧痛笑了笑:“没事的……不要管我……你快走……”

此时,那名首领劫匪见林景清受了重伤,便亲自持刀冲了上来。杨中道怒目圆睁,挥剑迎了上去。只听得“当”的一声巨响,两件兵器猛然相撞。杨中道只觉得虎口一震,长剑几乎脱手而出。他心中暗惊:这劫匪首领的武功竟然与我不相上下!

然而,正在此时,从树林外又冲进来几名蒙面劫匪,他们手持弓箭,瞄准了杨中道。只听得“嗖”的一声弓弦响动,一支利箭呼啸着朝杨中道射来。杨中道心中一凛,暗叫不好。

在这危急关头,只见林景清突然用尽全身力气扑向杨中道,将他推开。那支利箭不偏不倚地射入了林景清的后心。林景清重重地倒在了地上。

杨中道愣住了。他看着躺在血泊中的林景清,心如刀绞。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杨中道悲愤交加,“哇”地一声吐出一口鲜血。

这时,那名首领劫匪冷笑道:“你们两个今天都得死!杀了他们!”其他劫匪闻言纷纷围攻上来。

杨中道双眼通红。他猛地拔出腰间佩剑,发出一声震天的怒吼。随后他身形如闪电般冲入劫匪群中。只见剑光闪烁、血肉横飞。片刻之间,已有数名劫匪倒在了他的剑下。

而此时的林景清已经奄奄一息了。他用尽最后的力气抬头看了看激战中的杨中道和那名首领劫匪。只见那首领劫匪渐落下风了。林景清微微一笑:“看来……义父……我……见不到玉香啦……”说完这句话后便闭上了眼睛。

杨中道听到这句话后心中一颤。他知道林景清已经去了。他心中悲痛欲绝:景清!你为何要如此舍身救我!我杨中道回去如何给我的女儿杨玉香交代啊。

杨中道怀着悲痛的心情回到了附近的官方驿站,他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仇恨。他拿出边境兵符,调遣兵将,决心要返回劫匪出没地,把那批劫匪全部歼灭,为死去的义子林景清报仇雪恨。

他带领着士兵们一路疾驰,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要让那些劫匪付出代价。他们来到了劫匪出没的地方,四处寻找劫匪的踪迹。终于,他们发现了一批劫匪正在抢劫一辆马车,杨中道毫不犹豫地带领士兵们冲了上去。

劫匪们看到了杨中道和士兵们,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逃,于是纷纷拿起武器准备抵抗。杨中道和士兵们与劫匪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最终将劫匪全部歼灭。杨中道看着那些死去的劫匪,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仇恨。

他来到了义子林景清的尸首前,看着他那张年轻的脸庞,心中充满了悲痛和自责。他轻轻地抚摸着林景清的脸庞,仿佛能感受到他最后的一丝气息。杨中道把林景清的尸首装进了上等棺木,然后浩浩荡荡地回金陵城了。

在通往金陵城的古道上,杨中道骑着疲惫的马,身影犹如一尊石雕。他心如乱麻,思绪万千,全因对义子林景清的深沉思念以及对女儿杨玉香面对林景清尸首时的悲痛。杨中道的心头压着一块沉重的石头。林景清和女儿玉香曾是情深义长的爱侣,然而命运的捉弄却使他们天人永隔。这份无力的挫败感让杨中道深感愧疚,他痛恨自己无法扭转这悲剧的结局。

在金陵城的琼华馆里,杨玉香日夜守候,期盼着父亲和心爱的林景清归来。她细数着日子,坚信他们应该就在今日抵达。突然,侍女小蝶气喘吁吁地奔来,声音带着急切:“小姐,老爷回来了!老爷回来了!”杨玉香闻讯,立刻飞奔下楼,她的心中满是期待。

然而,当她看见父亲身后的棺木时,她只觉心如坠冰窟。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了她,她紧紧咬住下唇,努力不让泪水滑落。杨中道看着女儿玉香,眼中满是悲伤与无奈。他轻叹一声,艰难开口:“玉香,我对不起你,我没能带回景清。”

玉香泪如雨下,她摇着头,不敢相信这残酷的事实。她哭喊着:“不!不可能!爹爹,你在骗我!你一定在骗我!”杨中道心疼地抱紧了女儿,他的声音沙哑:“玉香,是真的,景清已经去了。”玉香痛苦挣扎着摆脱了他的怀抱,她奔向棺木,用力推开那沉重的棺盖。面对林景清的尸首,她泣不成声:“景清,你怎么能离我而去?你怎么能离我而去?”

杨中道痛苦地看着女儿玉香心碎的模样,他的心中满是愧疚和自责。他轻柔地扶起玉香,劝慰道:“玉香,你这样会伤了自己的身体。”玉香泪眼朦胧地看着他:“爹爹,你不要管我!我只想要景清!我只想要景清!”杨中道黯然神伤:“玉香,景清已经走了,你要好好活着……”

玉香的眼神充满了痛苦,她望着父亲杨中道,声音颤抖着说:“爹爹,我想请求您一件事。请让我把景清的灵柩安置在琼华馆,我想陪他最后一夜。”杨中道默默地点了点头,他虽然心如刀割,但仍然强忍着悲痛。

小蝶在一旁轻声劝道:“老爷,您已经连续奔波了好几天,先去休息一下吧。”杨中道感激地看了小蝶一眼,他确实需要暂时放下悲痛,恢复一些精力。

夜幕降临,琼华馆内一片肃穆。杨中道亲自指挥仆人们将林景清的灵柩安置在大厅中央。蜡烛轻轻摇曳,映照着灵柩上那熟悉的脸庞。杨中道静静地站在棺木旁,双手合十,低声祈祷:“景清,你安息吧。我会替你守护玉香,不让她受到任何伤害。”

他转过身,吩咐仆人们守在琼华馆外,不准任何人打扰。然后,他回到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闭上眼睛。然而,他无法入眠。思绪万千,往事历历在目。

与此同时,玉香独自坐在棺椁旁,她的眼神空洞而茫然。她的心已经被痛苦淹没,感觉不到一丝生气。她就这样静静地坐着,一整夜。

第二天早上,邵三姑娘走进琼华馆,惊见玉香躺在林景清的灵柩边,已经没有了气息。她的脸上还带着淡淡的微笑,仿佛在另一个世界找到了安宁。

杨中道得到消息后赶来,他紧紧抱住玉香,泪水夺眶而出。他知道,他们父女俩都失去了至亲的人,这个伤痛将永远留在心中。

然而,生活还要继续。杨中道擦干眼泪,站起来,决定带着玉香离开这个伤心地。他们将背负着巨大的悲痛继续前行,尽管前方的路还很长,但他们必须坚强地走下去。

记得收藏(斗破小说网https://www.eceshu.com)